天才级大师最新力作,这次竟然玩过头了?!

说起黑帮电影界最独树一帜的人物,北野武必定榜上有名。

一张面瘫脸塑造了银幕上最冷峻的黑帮大佬,从不按常理出牌,一言不合就开枪。

去年,这个人狠话不多男人又回来了。

2024年9月,北野武带着新作《破碎的愤怒》亮相威尼斯电影节。这位“鬼才”导演,再次用他独特的叙事手法和幽默感,颠覆了观众对他的想象。

除了北野武亲自上阵饰演主角杀手一角,影片还集结了浅野忠信大森南朋中村狮童等实力派演员。

几个老戏骨一本正经地“恶搞”,让黑帮片影迷们猝不及防。

《破碎的愤怒》可能是史上最短黑帮片,片长仅62分钟,还分成了两个部分。

前半部分延续了北野武一贯的硬核风格,冷峻、暴力,刻画了一个夹在警察与黑帮之间,为了生存而挣扎的杀手。

后半部分则采用喜剧风格,以自我恶搞的形式重新演绎了前半部分的故事。

这部电影的口碑两极化,喜欢的人很喜欢,不喜欢的人表示很失望。

今天就来聊聊北野武的“离谱”新作《破碎的愤怒》。

破碎的愤怒

Broken Rage

导演: 北野武

编剧: 北野武

主演: 北野武 / 浅野忠信 / 大森南朋 / 中村狮童 / 白龙

类型: 喜剧 / 犯罪

上映日期: 2024-09-06(威尼斯电影节) / 2025-02-14(日本网络)

片长: 62分钟

影片前半部分是一个标准的“北野武故事”,主角“鼠”看似是个普通老伯,真实身份却是个冷血杀手。

他经常出没于一间咖啡馆,等待“客户”M先生寄来装着猎杀任务的信封。

“鼠”的日常就是在咖啡馆领任务,然后杀死目标,手法干净利落。

沉默寡言的主角,冷静的叙事,突如其来的暴力场面,《破碎的愤怒》的前半部分是影迷们熟悉的北野武。

之后“鼠”被警察逮捕,他不得不协助警方,潜入黑帮成了警察的线人,最终将黑帮分子绳之以法。

影片至此都还算正常,没有惊喜,但也算稳定发挥。

然而,最后一个镜头老爷子邪魅一笑,我就知道事情没那么简单。

果然,镜头一转,剧情又回到了影片开头。

影片后半部分画风突变,杀手“鼠”成了笨蛋“鼠”。

同样的场景,主角却笨手笨脚,连枪都拿错。

平地摔跤,出任务杀错人,销毁证据还引发了火灾……

处处透露出一种杀手退休再就业的尴尬。

尤其在前半部分的对比之下,自嘲恶搞效果满分。

最离谱的是电影进行到40分钟的时候,突然黑屏,明晃晃地告诉观众这是凑时长用的!

甚至把观众吐槽放出来,还不忘讽刺一把现在动辄2小时起步的电影时长。

《破碎的愤怒》全片充满了北野武式的自嘲与幽默,前半段像‘卖家秀’,后半段是‘买家秀’。

“双重镜像”的叙事手法让观众在感受传统黑帮片刺激之后,也在欢笑中反思暴力的荒诞本质。

不少影评人对北野武的这一大胆尝试给出了高度评价,认为他打破了类型界限,将犯罪与喜剧无缝融合,创造出一种全新的观影体验。

但那些期待看到北野武式黑帮片的影迷,却颇为不满,甚至感到失望。

尤其是影片后半段,老爷子独特的幽默感,各种卓别林式的滑稽摔跤,对于当下看多了短视频搞笑段子的观众来说,可能略显老套。

日式冷幽默的文化差异,也让很多国人影迷表示难以get到。

《破碎的愤怒》其实算是北野武实验之作《导演万岁》《双面北野武》的延续,甚至是更纯粹的玩票之作。

在《双面北野武》中,他就曾一人分饰两角:明星彼得武和小丑北野武。那部电影情节晦涩复杂,充满隐喻,令人困惑费解,评分自然也不高。

《双面北野武》

《双面北野武》中的明星彼得武和小丑北野武,象征了北野武心中分裂的自我身份:一个是底层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一个是银幕上叱咤风云的大明星。

这双重身份都是他的过往人生,必定时常让他感到荒诞和割裂。

要想看懂北野武,可能还得从他的出身去追溯。

北野武于1947年出生自东京的下町区,父亲菊次郎是一名油漆匠,收入微薄,嗜酒如命。

幸好北野武的母亲非常尽责,十分重视教育,想通过知识来改变子女命运。

北野武也很争气,考上了明治大学机械系,不过他在大学里逐渐荒废学业,大四就退学了。

退学后,北野武只身前往浅草闯荡,在脱衣舞俱乐部法兰西座打杂兼职表演喜剧短剧。

1980年代初,日本掀起“漫才”表演热潮,北野武和另一名演员兼子二郎组成了名为two beat的漫才组合,成为家喻户晓的搞笑艺人。 (漫才:类似中国的相声,一人担任较滑稽的角色负责装傻,另一人担任较严肃的角色负责吐槽,两人借由彼此的互动讲述笑话。)

后来遇到了导演大岛渚,参演了《战场上的快乐圣诞》,从此投身电影行业,一直到现在。

《战场上的快乐圣诞》

之后他转型当导演,更是一跃成为日本国宝级导演。

导演的18部电影作品,3次入围戛纳,10次入围威尼斯,《花火》更是斩获金狮大奖。

他还是全球第三位,日本首位,被法国授予骑士团荣誉勋章艺人。甚至世界电影大师黑泽明曾为他亲笔写信道:只有将日本电影的未来交给你,我们才能放心死去。

北野武与黑泽明

北野武的电影总是充满了静谧与爆发并存的对比。

在安静和诗意的场景中,往往潜藏着即将到来的冲突,这种预兆与现实的结合使得暴力场面更加震撼。

北野武从不急于在电影中给出回答,而是留给观众去思考暴力的荒诞和生命的脆弱。

回顾他的过往经历,似乎总是在粗暴地打断之前的人生进行新的尝试,就像他电影中那些突如其来的暴力。

北野武显然不是一个喜欢重复的人,他总想拍没有人拍过的电影,总是在审视和反思,接着走进一个完全不是他舒适圈的领域。

北野武的自省三部曲《双面北野武》、《导演,万岁》和《阿基里斯与龟》就分别调侃了他作为演员导演、和隐藏的画家身份,也都是全新的尝试。

《阿基里斯与龟》

自省三部曲之后,北野武再也没有对电影投入过那么多的激情。

之后拍摄的电影,三部极恶非道和龙三,对他来说都算偷懒之作,只是在一个成熟的套路里填充素材罢了,好看是好看但终究缺少了探险的乐趣。

北野武说他在进行创作时,有时候会精神高度紧张,大脑会无暇控制唾液腺,会不自觉地淌出口水来,而一旦创作进入到比较偷懒的状态,就完全不会有这种情况。

但两者在他眼里没有高低之分,拍完一部精神消耗极大的电影之后,他就会想拍个轻松的电影放松一下。

《破碎的愤怒》可说是他两种状态无缝切换的精简版。

在影片前半部分的结尾,北野武意味深长地问警察:所以我现在自由了对吗?

言外之意是终于完成了一个“行活儿”,接下来是自由活动的时间了。

《破碎的愤怒》的后半部分后,北野武终于可以放下冷峻大佬的包袱,做回搞笑艺人,这或许才是他更喜欢的身份。

如果给北野武贴个标签,那一定是自由。如果用一句话总结他的人生,那必须是“热辣滚烫的人生”。

北野武曾经在书中写道:“无聊的人生,我死也不要。”

这大概就是他一次次突破舒适圈,大胆玩抽象的原因所在。

北野武当然知道他的玩票之作会引发不满与争议,但老爷子更看重那些懂他的人。

他说:“如果我拍的电影,看过的人只有百分之几的人会喜欢,那我就会为这百分之几的人继续拍下去。”

78岁正是闯的年纪,北野武请继续拍下去吧!

*本文作者:RAMA

 分享

本文由网络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共  条评论

评论

© 2025 www.tvnn.cc  

本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本站不存储、不制作任何视频,不承担任何由于内容的合法性及健康性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若本站收录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给我们留言,本站将第一时间处理。

观看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