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北京日报
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自春节上映以来,接连打破票房纪录。截至2月13日晚间,该片票房已经突破100亿元(含预售),观影人次突破2亿,成为中国影史上首部百亿票房影片,创造了中国影史上的奇迹。
极大提振了电影行业信心
“这是一件特别可喜可贺的事!”中国电影资料馆节目策划沙丹激动地告诉记者,前两年,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再加上短视频短剧对电影行业带来的冲击,一度让有些人对电影院的未来产生了消极的看法,“《哪吒2》的大火,在很大程度上打消了这种顾虑,电影院里重新又挤满了人,这告诉我们一个真理:当你有了最优秀的内容时,你根本不必担心电影这个行业会不会不行了的话题,《哪吒2》用事实给电影行业提振了信心,让人对中国电影的未来充满了希望。”
“这也是中国电影产业几十年发展厚积薄发后形成的奇迹。”在沙丹看来,这次《哪吒2》票房上演“连环破”的背后,既有偶然性的成分,又有必然性的原因。“可能光线传媒老总王长田也没有想到影片这么快票房就突破了100亿元。”而在这偶然性的背后,却存在着必然的因素。
“2002年,中国电影开始了市场化改革,经过了二十多年的不断改革和创新,几代中国电影人为提升中国电影工业化能力呕心沥血,接力前行。这是这次《哪吒2》能够取得意料之外电影票房突破背后的重要根基。”沙丹说。
“《哪吒2》的成功并不是偶然。”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李镇认为,其意义和贡献已经溢出电影之外,可能会带动对传统文化的回溯和讨论,“对整个中国的文化产业、影视产业甚至经济,都是一次提振。”
在沙丹看来,最让自己感到震惊的,是目前《哪吒2》的百亿票房大多都是在国内市场取得的,“这说明中国电影的内需市场潜力深不可测!你压根想象不到我们国家的内需市场还有这么大的深度和潜力可供挖掘。”
现在过年全家一起进电影院看《哪吒2》,成为一个新民俗文化现象,爆发出来的市场潜力超乎想象。沙丹大胆预测,《哪吒2》的最终票房有望挤进全球票房排行榜的“前三甲”。
中国电影已具备“造船出海”的能力
电影除了是一个市场化的文化产品,也是一个国家软实力水平的象征。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提升,向全球输出我们的文化产品,向全世界观众讲出讲好中国故事,已经势在必行。
“在文化话语权的争夺上,我们需要像《哪吒2》这样的优秀作品。”沙丹认为,目前我们的电影依然是以内需市场为主,“《哪吒2》的热卖,说明了以饺子导演为代表的中国中生代导演们已经具备了让作品造船出海的能力,我们慢慢可以跟好莱坞电影一较高下。”
在沙丹看来,在中国电影从电影大国迈向电影强国,从电影高原攀上电影高峰的过程中,《哪吒2》就起到了尖刀连、排头兵的作用,“敢于突破敢于创新敢于打破规则,目前中国电影就需要这样的电影出现。试想一下,如果每一两年都会有这样的现象级作品出现,那么中国电影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将大大加强。当有一天,全世界的观众都被中国电影迷得神魂颠倒时,那将是一件多么让人骄傲和激动的事情。”沙丹说。
证明了人才是最重要的发动机
《哪吒2》极大成功的背后,是来自全国一百多家的动画制作公司的合力托举。正是他们全身心地投入,才将影片的特效画面提升到了一个崭新的水平。“《哪吒2》的成功说明了人才的重要性。”
沙丹认为,在电影行业,人才是最重要的发动机。“艺术这东西不是你说来就能来的,关键是出现更多优秀的人才。”沙丹说,饺子本来是华西医科大学的学生,因为热爱动画电影,毕业后毅然辞职在家搞创作,而《流浪地球》导演郭帆本科毕业于海南大学法学院,这些有志于电影的年轻人最终改写了中国电影的票房史。
“虽然这些顶级人才不是说来就来的,但我们还是要创造更多的可能性,无论是在电影的教育,还是在电影公共文化事业的普及和推广如电影节等方面,能够吸引更多有志于电影事业的年轻人加入进来。我们要不断累积人才,当有更多像饺子、郭帆这样的导演形成了一股鲜明的中坚力量,真正支撑起中国电影的大厦时,中国电影事业才真正做到了后继有人。”沙丹说。
继续用全球视野讲中国故事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国人为《哪吒2》票房突破百亿尽情欢呼的同时,沙丹也清醒地直言,目前电影市场依然良莠不齐,即便是春节档,依然有一些电影的票房不够理想,有些甚至会出现巨亏。
“我们要围绕着《哪吒2》这样的成功案例好好思考总结,未来我们还是要立足现实,发挥政策的优势,继续出台更多有利于电影行业发展的条例和奖励政策,催生出更多像《哪吒2》这样的优秀文化产品。”
“2025年距离实现建成文化强国的目标还有10年,一方面中国电影本土市场需要更加巩固,另一方面全球电影市场的扩大更是当务之急。”
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教授尹鸿认为,《哪吒2》的成功来得非常及时,“今后我们要在创作上,在主题表达上,在人性挖掘上,继续提升讲述故事的能力和视听呈现的水平,同时还要既避免‘食洋不化’也避免‘孤芳自赏’,既避免‘妄自菲薄’也避免‘妄自尊大’,要用更加开放的胸怀来彰显文化自信,用更开阔的全球视野来讲述中国故事和中国人的故事。”